小曹娥镇构建“三联”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
|||||||||
|
|||||||||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乡镇审计在内部管理和监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曹娥镇通过积极构建“联合谋划、联席反馈、联动处置”的三联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添砖加瓦。 一、联合谋划,参与制定审计计划 年初镇纪委会同镇内审机构、三资管理办、信访办等办线依据上级关注的重点、群众反映的热点、近期的问题苗头等制定好年初审计工作计划。比如,全市廉情分析报告中指出养老机构问题较多,我们就及时安排部署敬老院的审计工作,某个村群众信访反映问题比较集中,我们就先安排对该村开展审计。此外,在对相关单位具体审计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镇纪委提前介入,建议审计组提前查阅该单位的相关资料,进行适当的现场走访,了解掌握情况,便于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及时发现相关问题。 二、联席反馈,研究分析审计问题 当审计组完成一个单位的审计实施工作后,由镇纪委书记牵头组织审计情况反馈会议,如果是部门审计,要求被审计部门负责人、财务工作人员,该部门的归口管理办线负责人、分管领导等相关人员都要参加反馈会议,比如对镇农贸市场的审计反馈,我们除了要求农贸市场的负责人、出纳、助理会计参加,还要求建办主任和分管副镇长参加;如果是村级审计,要求被审计村班子全体成员、财务工作人员,联村领导,镇农业农村办“三资”管理负责人,会计服务站负责人等共同参加会议。反馈会上,首先由审计组负责人介绍审计情况,主要是指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并详细解读这些问题的文件和制度依据,被审计单位可以对审计所列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其他与会人员提出相关建议和要求,最后由镇纪委书记对下步整改工作提出要求。通过反馈会议,大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下步整改措施以及如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达成一些共识,有效防范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 三、联动处置,狠抓审计问题整改 由于乡镇内审本身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必须通过与其他部门合作,来突破瓶颈,发挥好监督和管理作用。当内审机构完成审计工作后,后续相关问题需要相关业务主管办线、组织人事、财政管理、纪检监察等联动处置,才能更好地抓好审计“后半篇文章”。比如在2021年度部门审计中发现一名职工工资和奖金多发时,镇纪委建议审计组及时和组织线、财政办做好对接工作,及时将多发的资金收回;2022年上半年在对镇农贸审计中发现摊位费收费率与往年相比大幅度下降,工作人员有严重不作为、使集体资金长期流失在外,审计组及时将问题线索报告镇纪委,镇纪委会同财政办、农贸市场归口管理的镇建办对相关问题立即开展了调查核查,通过开展系列工作,追缴拖欠资金25万余元,对5名相关人员作出问责处理,同时,给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和镇村镇建设办分别下发了监察建议书。 近三年来,镇内审机构共审计单位27个,涉及资金总额6.14亿元,指出问题132个,退回和收回资金30多万元,落实审计整改措施97条,移交镇纪委问题线索4条,对10名相关人员进行了分类处置。(余姚市小曹娥镇人民政府) |
|||||||||
|
|||||||||
| |||||||||